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,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食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泰森食品作为全球领先的食品企业,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号召,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,通过绿色养殖、循环经济等实践,在保障食品供应的同时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,实现经济、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。
绿色养殖是泰森食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起点。在畜禽养殖过程中,泰森注重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,推行生态养殖模式。首先,在水资源利用方面,泰森合作农场采用了节水型饮水设备,如乳头式饮水器,相比传统的水槽饮水,可节约30%以上的水资源。同时,农场建立了废水处理系统,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、处理和再利用。废水经过格栅、沉淀池、生物处理池等工艺处理后,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,用于灌溉周边的农田,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。其次,在能源消耗方面,泰森鼓励合作农场利用可再生能源,如在鸡舍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,为鸡舍的照明、通风、温控等设备提供电力支持。部分农场还采用了生物质能供暖系统,利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进行供暖,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。此外,泰森还通过优化鸡舍的设计,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相结合的方式,降低能源消耗,改善鸡群的生长环境。
畜禽粪便的处理是养殖环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,泰森食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,将畜禽粪便转化为宝贵的资源。泰森与专业的环保企业合作,在合作农场周边建设了有机肥生产基地,将收集的畜禽粪便经过固液分离、堆肥发酵等工艺处理,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肥。这种有机肥富含氮、磷、钾等营养元素,且有机质含量高,能够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土壤肥力,减少化肥的使用量。泰森将生产的有机肥免费提供给周边的农户,用于种植玉米、大豆等农作物,这些农作物又可以作为畜禽的饲料原料,形成了“养殖-粪便-有机肥-种植-饲料-养殖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。这种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问题,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,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。例如,在泰森位于某省的合作农场,通过这种循环模式,每年可处理畜禽粪便5万多吨,生产有机肥2万多吨,减少化肥使用量1000多吨,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。
在生产加工环节,泰森食品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,推行清洁生产。泰森对生产车间的设备进行了节能改造,更换为高效节能的电机、水泵、风机等设备,降低了能源消耗。同时,泰森引入了余热回收系统,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,用于车间供暖、热水供应等,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。在废弃物处理方面,泰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、内脏等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,其中可食用的部分用于生产肉制品加工原料,不可食用的部分则送往专业的生物发电企业进行处理,通过焚烧发电或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电,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。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,泰森建设了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,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,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,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,部分废水还可回用于生产车间的清洁用水,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。据统计,泰森某加工厂通过清洁生产改造,每年可减少能源消耗15%以上,减少废水排放20%以上,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%以上。
泰森食品还积极推动包装材料的可持续发展,减少塑料污染。泰森对产品包装进行了优化设计,采用轻量化的包装材料,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。同时,泰森大力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,如采用纸质包装、可降解塑料包装等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包装。例如,泰森的部分鸡肉产品采用了纸质托盘和可降解塑料薄膜包装,这种包装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可快速降解,减少了塑料废弃物的产生。此外,泰森还推行包装回收计划,与超市、便利店等销售终端合作,设置包装回收箱,鼓励消费者将使用后的泰森产品包装进行回收,然后由专业的回收企业进行处理和再利用。通过这些措施,泰森每年可减少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量500多吨,降低了塑料污染对环境的影响。
泰森食品还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,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。泰森在选择合作农场和建设生产基地时,避开了生态敏感区域,如自然保护区、湿地公园等。同时,泰森在合作农场周边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,建设了生态缓冲带,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,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。此外,泰森还积极参与公益环保项目,如与环保组织合作开展植树造林活动,在沙漠地区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种植树木,改善生态环境。
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,也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。泰森食品通过绿色养殖、循环经济、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实践,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,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,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。同时,泰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得到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,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。在未来,泰森食品将继续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,不断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,为构建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的食品产业体系贡献力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