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镇江港的皮带机因视觉大模型预警及时规避跑偏故障,当屈唐光伏电站通过一块屏完成2700余亩光伏板巡检,海康威视以“感知+AI”重构的自主巡检体系,正成为产业安全升级的核心引擎。其自主巡检方案融合视频物联网、深度学习与多模态感知技术,在能源、交通、化工等领域打造出“无人化、精准化、预测化”的运维新生态。
技术协同是自主巡检的核心竞争力。海康威视构建“端-边-云”三级架构,前端部署自清洁相机、红外热像仪、听诊光纤等感知设备,边缘侧通过iDS-96000系列AI超脑实现实时分析,云端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则完成数据溯源与决策优化。在镇江港项目中,该架构实现皮带机跑偏、落料堆积等故障的秒级识别,每年节省清理成本30余万元,误报率降低60%以上,印证了技术落地价值。
跨行业场景落地彰显方案韧性。在电力领域,寿光电厂借助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堵煤洒煤“预判式”处理;燃气行业,湖南临湘通过智慧监管平台串联11万只燃气瓶全生命周期巡检;水利场景,江陵县66公里长江岸线的防溺水预警系统,用AI分析构筑安全屏障。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自主巡检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预防”的转型路径。
未来,随着海康观澜大模型与物联技术的深度融合,自主巡检将向更复杂场景延伸。从高危环境的无人替代到海量设备的预测性维护,海康威视正以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产业安全的边界,为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注入“感知”动能。
|